01“愛國衛生運動”的由來
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時期,為防御細菌戰,在全國范圍內深入開展了群眾性衛生防疫運動,人民群眾稱為“愛國衛生運動”。
從那時起,愛國衛生運動就在全國上下蓬勃開展,針對不同時期的突出衛生問題,先后開展了除“四害”“五講四美三熱愛”、衛生城鎮創建、廁所革命等一系列工作。
02“除四害”與“五講四美三熱愛”
1958年2月12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出《關于除四害講衛生的指示》。全國范圍內迅速掀起了剿滅“四害”(蚊、蠅、鼠、蟑)運動的高潮,這次運動規模浩大,全國6億人民參與其中。
1981年2月25日,9個單位聯合發出倡議,號召全國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開展以“講文明、講禮貌、講衛生、講秩序、講道德”“語言美、心靈美、行為美、環境美”以及“熱愛祖國、熱愛社會主義、熱愛中國共產黨”為主要內容的文明禮貌活動。
03舉辦“愛國衛生運動”活動意義
愛國衛生運動是關系到全體人民的大事。講究衛生,除害滅病,需要社會各行各業、全體百姓的人人關心,在加強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大衛生觀念指導下,堅持統一領導,統籌協調,加強管理,才能促進并加快愛國衛生運動向更高、更深層次發展。
● 環境清潔“搞”起來 ●
人人動手開展室內外環境大掃除,清理日常垃圾清除衛生死角,不隨地吐痰,不亂扔亂倒。積極踐行良好衛生習慣,確保環境衛生保平安。
● 衛生死角“堵”起來 ●
人人動手開展室內外環境大掃除,清理日常垃圾清除衛生死角,不隨地吐痰,不亂扔亂倒。積極踐行良好衛生習慣,確保環境衛生保平安。
● 翻盆倒罐“動”起來 ●
清除各種積水和積水容器,水培植物每隔七天換水洗瓶,控制蚊蟲孳生,房間適時安裝紗門紗窗。
● 除害技巧“學”起來 ●
潮濕環境容易滋生細菌,室內應注意通風,保持干燥;減少病媒生物傳播途徑,殺滅老鼠除越冬蚊蟲。
● 防傳染,三“不要” ●
不要去人群密集場所;不要接觸野生動物;不要吃野生動物。最大限度地降低被傳染的風險。
做好七項措施防止“登革熱”
1.到登革熱流行區旅游或生活,應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,并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蚊蟲驅避藥物。
2.如果房間沒有空調設備,應裝置蚊帳或防蚊網。
3.使用家用殺蟲劑殺滅成蚊,并遵照包裝指示使用適當的分量。
4.避免在“花斑蚊”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、草叢、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。
5.防止積水,清除伊蚊孳生地。
6.盡量避免用清水養植植物。
7.對于花瓶等容器,每星期至少清洗、換水一次,勿讓花盆底盤留有積水。把所有用過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。
預防登革熱,做好防蚊滅蚊是關鍵,如出現發熱、皮疹、頭痛、關節痛、肌肉痛等癥狀,盡量避免外出,防止蚊蟲叮咬并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固定餐具
每個家庭成員用自己的碗、筷子、勺子、水杯,外形或顏色上容易辨別。
踐行分餐
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員的盤子、碗里面。大家只吃自己碗里的食物。
公筷公勺
每個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和勺子吃飯,在每種食物菜盤的容器里,放上公筷公勺,每個人都用公勺公筷夾、盛食物。
鼓勵孩子盡早獨立進食
不能口對口喂食孩子,不能與兒童共用餐具,這種做法不衛生且容易交叉感染病菌。
收集:健康教育宣傳科
審核:陳芳媛
發布:信息科